探索小霸王游戏机发展轨迹:从复古娱乐到珍贵收藏品的时代跨越
- 问答
- 2025-09-20 14:00:24
- 2
那个藏在抽屉里的黄色卡带,装着我们回不去的夏天
记得小时候第一次摸到小霸王游戏机的手柄,那种粗糙的塑料触感至今难忘,谁能想到,这个当年被家长们视为"电子鸦片"的玩意儿,如今竟成了拍卖会上争相竞逐的收藏品?我书桌抽屉里还躺着那台1996年产的"小霸王D25",按键已经不太灵敏,可每次擦拭它的时候,指尖总会不自觉地颤抖。
90年代的客厅里总上演着这样的场景:孩子们跪坐在21寸熊猫电视机前,手指在红白相间的按键上疯狂舞动,身后是母亲"离远点,眼睛要瞎了"的唠叨,我的表弟阿强为了通关《魂斗罗》,曾经创下连续作战8小时的家族纪录,最后被舅舅拎着耳朵拖去睡觉,那时候的小霸王哪是什么游戏机啊,分明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任意门。
转折来得猝不及防,2000年后,网吧、PS2像潮水般涌来,小霸王突然就成了"过时的玩意儿",我家楼下电器修理铺的王师傅说,那几年他经手改装的小霸王,十个里有八个是被家长拿来改成键盘的,真讽刺,曾经让我们魂牵梦萦的游戏机,最后沦为了电脑的打字工具。
但故事到这里还没完,2015年我在北京798艺术区闲逛时,突然在某个复古商店的橱窗里看见了熟悉的身影——一台标价2800元的初代小霸王,旁边还整整齐齐码着三十多盒黄色卡带,店主是个扎着小辫的文艺青年,他告诉我现在最抢手的是《超级玛丽》的初版卡带,"品相好的能卖到五位数",我站在橱窗前发了很久的呆,想起阿强那盒被我们玩到金手指都磨秃了的《超级玛丽》,要是留着该多好。
收藏圈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真正值钱的不是那些密封完好的"处女机",而是带着使用痕迹的老机器,我认识个上海的收藏家老陈,他专门收购按键磨损严重的机型,"这些凹痕里藏着故事啊",去年他花了3.2万拍下一台外壳开裂的小霸王,就因为卖家附了张字条:"这是我爸当年偷卖了两袋水泥给我买的"。
现在偶尔开机,听着"小霸王其乐无穷"的开机音效,屏幕闪烁的雪花点里仿佛还能看见二十年前的自己,那些为了借卡带帮同学写作业的日子,那些因为存档丢失哭鼻子的夜晚,都变成了现在年轻人眼里的"复古情怀",说来好笑,我们当年拼命想逃离的像素世界,如今却要花大价钱才能重新触摸。
最近听说小霸王公司要出复刻版,朋友圈里三十多岁的"老男孩"们都在摩拳擦掌,但我知道,就算买来最新款的机器,我们也找不回那个暑假的下午——蝉鸣声中,三个脑袋挤在电视机前,轮流挑战《坦克大战》第35关时,手心渗出的汗水把按键浸得发亮的日子。
本文由示清妙于2025-09-20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pro.xlisi.cn/wenda/31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