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创新工作流程优化方案:简化步骤实现效率飞跃

我们都被"流程"骗了:一个拖延症患者的效率自救实录

说实话,我以前是个彻头彻尾的流程控,电脑里存着37个版本的《完美工作流程指南》,每次项目开始前都要花两天时间画流程图,结果呢?截止日期前夜照样手忙脚乱地赶工,咖啡杯在桌上堆成比萨斜塔。

直到上个月,市场部的老张直接把我的流程图揉成纸团扔进垃圾桶。"你这套玩意儿,"他嚼着薄荷糖说,"比我们公司1998年用的传真机还慢。"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我们都被"标准化流程"洗脑了。

第一步:杀死你心中的"应该"

市场部新来的实习生小林给我看了她的工作记录,这姑娘每天要花45分钟给客户发"标准化问候邮件",就因为我们《客户沟通规范》第17条写着"应该使用统一模板",但她的统计显示,模板邮件的打开率只有23%,而她随手写的简讯回复率高达67%。

"规范里说应该..."她怯生生地问我,我直接撕掉了那页纸:"从现在起,把'应该'换成'试试'。"

咖啡渍里的灵感

上周三的脑暴会堪称灾难,按流程,我们要依次进行:破冰游戏→主题阐述→分组讨论→成果汇报,结果破冰时行政部的空调坏了,大家汗流浃背地玩"两真一假",技术部老王直接谎称自己会跳芭蕾舞——没人有心思继续了。

我干脆取消议程,请大家去楼下咖啡厅,在拿铁杯底的咖啡渍里,我们歪七扭八地画出了新产品原型,最好的流程就是没有流程。

创新工作流程优化方案:简化步骤实现效率飞跃

我的键盘F5键快秃了

发现没?我们80%的重复劳动都源于不信任,每次交方案前,我要按Ctrl+S保存27次,转发给5个领导"确认",再修改13版格式,直到有天我故意交了份带错别字的初稿——结果客户在会议上指着那个错字大笑:"终于看到真人写的方案了!"

现在我的新流程是:做完→喝杯茶→发出去,世界没因此毁灭,反而多了3个小时陪女儿搭乐高。

优化?先学会搞砸

上周我偷偷做了个实验:让设计部用小学生蜡笔画风格做提案,让程序员用方言写代码注释,你知道发生了什么吗?市场总监捧着那些"不专业"的作品笑出眼泪,破天荒当场签了合同。

看,真正需要简化的不是步骤,而是我们脑子里那个"必须完美"的执念,就像我写这篇文章,打了七遍草稿后突然决定——就这样带着语病和情绪发出去吧,毕竟,真实的不完美比虚假的流畅有趣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