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L耳机音质深度评测:听觉体验究竟能否满足发烧友期待?
- 问答
- 2025-10-03 15:39:21
- 5
JBL耳机音质深度评测:听觉体验究竟能否满足发烧友期待?
作为一个耳机爱好者,我承认自己有点挑剔,每次看到新品发布,总忍不住想:“这次能让我彻底服气吗?”最近JBL的新款旗舰耳机(比如JBL Tour One M2)火得不行,我也没忍住入手了一副,用了一个月,今天就来聊聊它的音质到底能不能打动咱们这些“难搞”的发烧友。
先说说开箱第一印象吧,JBL的包装还是那股子美式风格——直接、不花哨,但耳机本体做工挺扎实,戴起来舒适度也不错,不过说实话,我对耳机的颜值要求不高,音质才是硬道理😅。
低频:力度够,但少了点“骚动”
JBL一贯擅长低频调校,这款也没例外,听电子或者hip-hop的时候,鼓点下沉有力,节奏感拉满,比如在听Travis Scott的《SICKO MODE》时,那种轰隆隆的冲击感确实爽,但问题来了——低频量感虽然足,层次感却有点平,缺乏那种渐进式的弹性,对比我手里的老款索尼XM5,总觉得JBL的低频少了一丝“骚动”,更像是个老实人在干活,稳但不够撩人。
中频:人声清晰,但偶尔被“压”着
中频表现是中规中矩的路线,人声还原度不错,听流行或者爵士时(比如Laufey的《From The Start》),嗓音细节清晰,没有明显毛刺,不过遇到复杂编曲时,中频偶尔会被低频盖住一点,有点“闷”,我猜可能是主动降噪算法在捣乱?反正开了降噪后,人声会稍微变远,这点让我这种爱听人声细节的有点纠结😕。
高频:亮但不够“灵”
高频部分算是达标但没惊喜,弦乐和金属乐器能保持清晰,亮度足够,但延伸感一般,听古典乐时(比如Philip Glass的弦乐四重奏),高音区有点“紧”,不够开阔,少了那种空气感,可能我对千元级耳机的期待太高了?不过对比同价位的B&W Px7 S2,JBL的高频确实显得有点“干”。
降噪和声场:实用派,但别指望“天花板”
降噪是JBL的强项,通勤时地铁噪音能压掉八九成,实用性强,但降噪模式下的声场会明显变窄,听现场录音时(比如Billie Eilish的《Happier Than Ever》Live版),空间感压缩得比较明显,乐器定位有点糊,关了降噪会好很多,但……那我买降噪耳机图啥呢?!这点我觉得JBL在算法上还有优化空间。
个人吐槽时间
其实用下来,JBL这款耳机更像是个“均衡型选手”,没有明显短板,但也没哪个频段能让人尖叫,作为日常通勤或办公用,完全够用,甚至很香——续航长、佩戴稳、功能全,但如果你是个追求“极致解析”“毒味人声”的发烧友,它可能会让你觉得“差点意思”🤔,比如我朋友拿他的铁三角AD1000X来对比,一听女声,JBL直接被秒成渣……(当然价位和类型不同,但你们懂那种心理落差吧)
能满足大多数人,但发烧友可能得降低期待
JBL这款耳机音质表现扎实,适合追求实用和均衡的用户,但如果你是那种会纠结“高频泛音少了0.5%”的硬核玩家,它可能不会让你彻底满足,不过话说回来,价格摆在这儿,真要挑刺的话,得加钱上森海塞尔或者Focal了😂。
…答案来了:它能满足发烧友吗?——看你是哪种发烧友,如果是追求功能全面的“实用派”,妥妥的YES;如果是“音质偏执狂”,建议先试听再决定。
(注:以上纯属个人体验,耳朵收货最重要,别杠我,杠就是你对🐶)
本文由道巧夏于2025-10-03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pro.xlisi.cn/wenda/50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