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平板4:轻薄便携设计搭配强劲性能,尽享卓越视听盛宴
- 问答
- 2025-10-03 15:43:13
- 4
说到平板,我至今还记得第一次摸到小米平板4的那个下午,朋友从包里掏出来递给我,我下意识掂了掂——“这么轻?”——这大概是我对它的第一印象。
说实话,我之前对安卓平板一直有点偏见,总觉得它们像是放大版的手机,用起来拖沓又笨重,看视频时边框能停航母,续航还动不动就尿崩,但小米平板4不太一样,我后来自己买了一台银灰色的,用了大半年,它几乎成了我通勤路上和沙发上的“隐形伙伴”。
先说手感,它只有7.9毫米厚,重量不到350克,拿在手里不像工具,更像一本薄薄的笔记本,我经常把它塞进帆布包里带去咖啡馆,有时候翻半天才想起来——原来它一直躺在那本《荒原狼》的旁边,几乎没存在感。
但你别看它轻薄,性能是真没糊弄,我拿它打过《原神》——虽然画质不敢开最高,但中等配置下跑得居然很稳,发热也控制得比某些手机强,当然我不推荐你真的拿它当游戏机,但偶尔应急或者躺床上刷两把,它完全能接得住,更多时候我用它看片,那个16:10的屏幕比例拿来刷B站或者Netflix,黑边比iPad小太多了,一眼看过去几乎全是画面。
说到屏幕,有一次我在高铁上看《星际穿越》,库珀掉进五维空间那段,黑洞的渲染细节和BGM低音一起轰过来——我突然有点起鸡皮疙瘩,它用的不是顶级OLED,但色彩调得挺克制,不像有些平板浓艳得跟油画似的,扬声器虽然只有双扬,但方向朝上,横屏握持时不会像iPad基础款那样被手挡住,这点小设计其实很实在。
我后来给它配了个官方的皮套键盘,但说实话打字手感一般,响应偶尔还会抽风,后来我干脆就手指点点划划,或者连蓝牙键盘——它对我而言更像一个“轻内容生产工具”:回微信、写备忘录、修个图,偶尔开WPS赶稿子,你要用它做重度办公那肯定不够,但它就像个靠谱的副驾驶,不抢戏,但需要时总能搭把手。
续航我得夸一句,我有次周末出门忘了充电,带着它去了图书馆,看视频、查资料、偶尔回消息,撑到晚上回家还有18%,6000mAh的电池配上骁龙660,功耗控制得确实稳,这种“不用老惦记着充电”的安心感,现在很多设备反而做不到了。
也不是说没缺点,MIUI For Pad虽然流畅,但后来系统更新慢下来了,安卓平板的生态你懂的——很多应用依然是简单拉伸,横屏时知乎还是竖屏布局,有点可惜,还有一次我试着用它连投影仪汇报工作,转接线有点接触不良,最后狼狈地用手机开了热点才搞定——这种时候还是会想念iPad那种“无脑连”的体验。
但怎么说呢,如果你想要的是一个不折腾、看得爽、拎着走、又不会吃灰的平板,小米平板4到现在依然是个很实在的选择,它不像那些参数怪兽一样样样顶尖,但在“刚刚好”的平衡点上做得特别聪明,有时候我觉得它很像一个温和又靠谱的朋友:不喧哗,但有料;不完美,但懂你需要什么。
现在虽然已经出到小米平板6了,但我这台银灰色的4代依旧在床头躺着,每晚陪我刷半小时视频——它可能不够“旗舰”,但那种舒服的陪伴感,很难被替代。
本文由东郭宛儿于2025-10-03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pro.xlisi.cn/wenda/50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