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沉浸于卓越音质,高档音响为您呈现纯净细腻的音乐盛宴

说实话,我对声音这件事,一直有点挑剔,不是那种玄学级的金耳朵,但就是受不了糊成一片的背景音,或者高音劈掉的那种廉价感,以前觉得,听个响而已,何必较真?直到有一次在朋友家,他放了一首我听了快十年的《加州旅馆》。

就那一下。

前奏那把吉他的擦弦,以前在我耳机里就是“噔噔噔噔——”,但那天,我听到的是指尖压在钢弦上的摩擦,琴箱共鸣的轻微震动,甚至台下远处一声模糊的杯壁碰撞,我愣在那,突然就懂了什么叫“起鸡皮疙瘩”,不是感动,是震惊,原来这首歌里,还藏着这么多我从来没听清过的细节。

从那之后,我就没法再回去了,你一旦尝过那种“就在现场”的感觉,就真的……回不去了,就像喝惯了手冲,再也受不了三合一,我开始琢磨设备,但不是那种硬核参数党,我更在意的是,声音有没有“人味儿”。

沉浸于卓越音质,高档音响为您呈现纯净细腻的音乐盛宴

比如我家现在这套,不是什么天价货,但是我一台功放一台CD机慢慢搭起来的,最让我得意的是淘来的一对二手英国书架箱,老板说年纪比我还大,箱体边角都有点磨白了,但它的中频,尤其是人声,那种温暖和扎实,新箱子根本给不了,放一首阿黛尔的《Someone Like You》,你能听见她换气时嗓音里那点轻微的颤抖,那种真实的哽咽感,不是修音修出来的完美,是带着情绪的血肉。

这大概就是高档音响最让我着迷的地方——它不是把声音做得更“响”,而是更“真”,它不讨好你,不刻意加重低音轰你的头,或者把高音拉得刺耳来假装“解析力强”,它只是负责把录音里该有的细节,一层一层地、从容地摊开在你面前。

沉浸于卓越音质,高档音响为您呈现纯净细腻的音乐盛宴

有时候周末下午,我会特意关掉手机,就放一张碟,声音从安静的背景中慢慢浮出来,填满整个房间,你说这算仪式感吗?可能吧,但我觉得更像是一种私密的沟通,我和那些音乐人隔空对话,听见了他们埋藏在和弦底下的呼吸。

所以你说“卓越音质”是什么?我觉得它不是参数表上的第一名,而是一种诚实,是对录音的还原,也是对听者耳朵的尊重,它让你不再“脑补”音乐本该有的样子,而是坐下来,真正被一场声音的盛宴包围——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可触,每一份情绪都直抵内心。

当然了,这套东西也常被我妈吐槽,说一堆铁疙瘩占地方,但每次她来,我放她年轻时最爱的蔡琴,她听着听着就不说话了,最后嘟囔一句:“是比手机放出来好听点儿。”

何止是“一点儿”啊,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