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制作超链接的详细步骤与实用技巧分享

从“点这里”到“别错过”:我是如何学会把超链接玩出花的

记得我第一次做超链接,是在大学社团的公众号推文里,那时候我只会机械地复制粘贴网址,末尾加一句生硬的“详情点击这里”,结果?那篇推文的点击率低得可怜,社长拍拍我的肩说:“你这链接做得,连我自己都不想点。”

真是当头一棒。

后来我才明白:超链接根本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心理游戏,你是在邀请别人跳转到另一个空间,得给足理由,还得降低防备,下面这些是我踩坑多年总结的实操心得,带点个人偏执,可能不全面,但绝对真实。


别让链接“裸奔”——文本得勾人

以前我总觉得“点击这里”是标准操作,后来发现这简直像在街上拽着别人衣服喊“跟我走!”——谁不害怕?

错误示范

制作超链接的详细步骤与实用技巧分享

欢迎查看我们的最新活动【点击这里】。

优化思路
把链接埋在有具体价值的描述里,让人产生“我想知道更多”的冲动。

这次我们聊到凌晨三点,终于把「线下咖啡品鉴会」的盲选流程设计成了密室逃脱模式(连咖啡师都说从来没玩过这么疯的)。

为什么有效

制作超链接的详细步骤与实用技巧分享

  • 具体细节(凌晨三点、密室逃脱)制造好奇
  • 括号里的口语化补充增加真实感
  • 链接文本本身就是信息点,不点也能get内容,点了能解锁彩蛋

链接放在哪儿?——节奏感比数量重要

有一阵我疯狂堆链接,生怕用户错过任何一个入口,结果数据分析显示:一篇文章超过3个链接,后续点击率反而下降30%,原来读者也会选择困难!

我的土方法

  • 首段绝不直接抛链接:先用人话建立信任,“上次很多人在后台问XX问题,我拖了半个月终于试出了结果……”
  • 关键位置插钩子:在读者情绪高点抛链接,比如吐槽完某个痛点后立刻接:“其实我们偷偷准备了解决方案,但需要你动手翻一翻👉”
  • 结尾留个彩蛋:正文结束加一句:“如果你觉得以上太复杂,我们整理了懒人包(我自己都靠它救命)”

反常识技巧:有时候得主动“劝退”

不是所有链接都求点击,有一次我在教程文里放了两个链接:

  • 一个写“一键获取完整代码包”
  • 另一个写“想自己折腾?手动配置步骤点这里(预计耗时1小时)”

结果第二个链接点击量是第一个的3倍,为什么?人讨厌被推销,但热爱自主选择。“劝退式描述”反而筛选出真正感兴趣的人。

制作超链接的详细步骤与实用技巧分享


个人怪癖:给链接加“情绪标签”

技术文档里我照样乱来。

参考官方API文档(警告:纯英文,需要一点耐心
下载模板包(亲测Win10会报毒,忽略即可→_→

这些小标注让冷冰冰的链接有了温度,甚至有人评论:“看到括号就知道是楼主本人写的,直接信任。”


最后说点大实话

超链接的本质是尊重用户的时间

  • 别用链接甩锅(“这里说不清你自己看吧”)
  • 别制造意外(突然跳到另一个网站且不提前说明)
  • 哪怕只有一个链接,也要让它像咖啡杯底的糖——最后一口依然值得回味。

现在我再也不会做“点这里”了,而是改成:“如果你也曾经__,或许这里藏着你想要的答案。”
(填空处留给读者心理代入,比硬推销有用多了。)

毕竟,链接不是超链,是心眼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