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8探索版:科技边界再拓展,解锁未来体验新篇章
- 问答
- 2025-10-09 03:12:14
- 1
说实话,第一次摸到小米8探索版的时候,我脑子里就一个念头:这玩意儿真的能量产?这不是哪个极客自己改的模型机吧?
那时候市面上大部分手机还在比拼谁的刘海更窄、谁的渐变后盖更炫,小米突然扔出来这么个东西——透明后盖底下,主板、线圈、电池轮廓若隐若现,像被剥开一半的电子果实,它不像手机,更像一个被定格的机械生命体。
我至今记得我朋友把它从盒子里拿出来时那个小心翼翼的样子,仿佛手里不是手机,是什么精密实验仪器,他说:“这手机,好像不应该戴壳。” 但谁又敢真的裸奔用啊?我们俩对着那块透明玻璃后盖研究了半天,一边夸它帅,一边焦虑地讨论万一摔了是不是连里面哪根线断了都看得一清二楚。
它当然不只是个“皮肤机”,结构光面部识别在当时来说还是个新鲜玩意儿,我至今觉得小米8探索版上的Face ID解锁体验,甚至比后来某些机型还要利落,抬手、亮屏、注视、解锁,一气呵成,在2018年,这种“看一眼就开”的体验,是真的能给人“未来已来”的错觉的。
还有屏下指纹,那时候光学方案刚起步,识别速度远没现在这么无感,我经常手指压上去要等个半秒,屏幕光效从下往上扫一遍,“嗡”一声震动才进去,说不上多快,但那种指尖触碰屏幕直接解锁的仪式感,是传统电容指纹给不了的,有时候失败还要再来一次,但我居然一点也不烦躁——反而觉得,“这很极客”。
它不完美,甚至有点“实验品”气质,续航普通、无线充电速度也就那样,透明后盖看久了其实也会腻,但我始终觉得,这台手机最大的意义根本不是“水桶机”式的完美,而是它明明可以稳妥却偏要冒险的那种“愣头青”式的探索欲。
它像是在说:“你看,我们能把手机做成这样,酷吗?”
后来很多手机都开始做透明版,但再也没一台像小米8探索版那样给我一种“从零到一”的震撼,它可能不是最好用的小米手机,但绝对是最敢的一台,它存在的意义根本不是走量,而是告诉所有人——手机还可以是这样的:不完全光滑,不彻底完美,但足够真实,足够勇敢。
现在回头看,它更像一个宣言,而我很庆幸,曾经摸过这个宣言。
本文由姓灵阳于2025-10-09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pro.xlisi.cn/wenda/58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