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全民WiFi时代:畅享无处不在的高速无线网络新体验

哎,说到WiFi,现在真是到了个有点“魔幻”的地步,我记得大概七八年前,去朋友家做客,第一句话还是“你家WiFi密码多少?”,现在呢?进门手机自动就连上了,连问都懒得问,好像空气里本来就该飘着网络信号似的。

这种变化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但回头一看,真的有点吓人,以前为了省流量,看个短视频都得掐着指头算,出门在外,找免费WiFi简直像一场寻宝游戏——咖啡馆的信号时好时坏,商场里的网络要手机验证,烦都烦死了,别说商场咖啡馆了,连我家楼下那个巴掌大的社区公园,都有市政提供的免费WiFi,速度还挺快,我上次在那儿等朋友,无聊刷了会儿4K视频,居然一点没卡,当时心里就嘀咕:这世界真是变了。

这种“全民WiFi”的背后,我觉得不光是技术升级,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基础设施化”,它变得跟水电煤气一样,成了默认配置,没有,反而成了需要解释的异常情况,我有个堂弟,去年去偏远山区支教,他最崩溃的不是条件艰苦,而是网络时断时续,他说,那种感觉不光是“失联”,更像是被抛出了正常的生活轨道,连基本的参与感都没了,听他这么说,我才意识到,WiFi已经不只是个工具,它成了我们连接社会、获取存在感的一根脐带。

无处不在的WiFi也带来些新烦恼,我发现自己越来越难“离线”了,以前出差坐火车,还能借口信号不好,享受几小时不被工作消息轰炸的清净,现在高铁上全程覆盖,老板的信息追着跑,想装没看见都不行,还有隐私问题,走到哪儿都连着公共网络,心里总有点不踏实,虽然装了VPN,但那种被“透明”的感觉,偶尔还是会冒出来。

瑕不掩瑜吧,上周我去一个老城区的小面馆吃饭,店面又小又旧,老板是个满头大汗的大叔,我习惯性地问有没有WiFi,他特自豪地指指墙上贴的二维码:“有!快得很!我儿子给弄的。”我连上一试,速度果然嗖嗖的,一边吃着十块钱一碗的牛肉面,一边流畅地开着视频会议,那种奇妙的混搭感,特别真实,那一刻我就在想,所谓的技术普惠,大概就是这样——它不再是大公司、大城市的专属,而是能渗进这些最普通、甚至有点落伍的角落,让一个小面馆的老板,也能挺直腰板跟客人说“我这儿网快”。

全民WiFi时代,说到底,它把“连接”这件事,从一种需要努力获取的“资源”,变成了一种理所当然的“环境”,我们在这个环境里生活、工作、抱怨、享受,它有好有坏,让人依赖也让人警惕,但就像我们不会去怀念那个需要到处找插座的年代一样,恐怕也没人真想回到那个为了一点流量斤斤计较的时候了,它就在那儿了,像空气,平时感觉不到,一旦没了,才真要命。

全民WiFi时代:畅享无处不在的高速无线网络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