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2021年MLC固态硬盘综合天梯榜:性能与寿命深度对比,选购指南一网打尽!

哎,说到固态硬盘,尤其是MLC颗粒的,现在真是有种“时代的眼泪”那味儿了,现在市面上全是TLC、QLC的天下,动不动就2TB、4TB白菜价,但像我这种老派DIY玩家,摸过当年那种MLC的扎实手感,心里总有点说不清的执念,2021年还死磕MLC的人,要么是数据控,要么是……像我一样,有点怀旧病吧?

MLC为啥成了“稀有物种”?

先扯点背景,MLC(多层单元)现在基本退市了,原因简单:成本高,一片晶圆,TLC能切出更多颗粒,厂家赚得更多,但MLC的优势是实打实的——每个存储单元只存2bit数据,电压状态少,读写磨损慢,寿命比TLC/QLC长一截,说人话就是:MLC像耐用的工装靴,TLC像快时尚板鞋,而QLC……可能是一次性拖鞋。

但别冲动!2021年还能买到的MLC盘,大部分是库存或企业级拆机件,比如三星的PM863,铠光的CX2,还有牙膏厂(Intel)的S3610系列,这些盘很多是SATA接口,速度跑不满NVMe,但稳定性和寿命能吊打一堆消费级新品。

2021年MLC固态硬盘综合天梯榜:性能与寿命深度对比,选购指南一网打尽!

性能对决:谁是真·老将?

我去年折腾过三块MLC盘,说说实际体验:

  1. 三星PM863(800GB)
    这盘是拆机货,健康度98%,用CrystalDiskMark测,连续读500MB/s,写400MB/s,放在现在不算快,但关键在4K随机读写——开PS处理RAW照片时,图层切换丝滑,不像某国产TLC盘偶尔卡顿,不过温度偏高,得加散热片。

  2. 英特尔S3610(800GB)
    企业级残暴选手!写入寿命标称每天10次全盘写入,能用十年,我拿它当剪辑缓存盘,导出4K视频时稳定性惊艳,但价格……二手都要千元上下,性价比?不存在的。

    2021年MLC固态硬盘综合天梯榜:性能与寿命深度对比,选购指南一网打尽!

  3. 铠侠CX2(480GB)
    消费级MLC遗珠,适合装系统,开机速度不如NVMe,但用了两年没掉速,缺点是容量小,现在软件动不动几十GB,有点捉襟见肘。

个人吐槽:MLC盘跑分可能输给TLC,但用久了才懂“稳”字多重要,我有个TLC盘用一年后缓外速度掉到100MB/s以下,MLC就没这问题。

寿命玄学:别被TBW忽悠了

厂家标的TBW(总写入字节数)只是理论值,MLC的TBW通常比同容量TLC高3-5倍,比如480GB的MLC可能标800TBW,TLC只有200TBW,但实际寿命还看主控、固件和用电环境,我见过一块英特尔S3610写了2PB还没挂,也有MLC盘因主控暴毙提前退休。

2021年MLC固态硬盘综合天梯榜:性能与寿命深度对比,选购指南一网打尽!

血泪案例:朋友贪便宜买了杂牌MLC盘,结果主控过热掉盘,数据全丢。—选MLC也得看品牌,企业级拆机盘比山寨新品靠谱。

选购指南:2021年还该买MLC吗?

说实话,除非你符合以下情况,否则没必要硬上MLC:

  • 数据无价党:比如摄影师、视频工作者,MLC的写入稳定性能减少工程文件崩溃风险。
  • NAS或服务器用户:7x24小时运行,MLC的耐久性更省心。
  • 怀旧玩家:就喜欢那种“传家宝”感觉,比如我。

避坑建议

  1. 优先选英特尔、三星、铠侠的企业级拆机盘,注意健康度>90%。
  2. 避开“全新MLC”陷阱——现在基本没新品,可能是翻新或黑片。
  3. SATA接口够用,但如果你需要NVMe速度,可考虑三星PM981(TLC)这类企业盘,平衡性能与寿命。

MLC的黄昏与坚持

写完这些,看了眼桌上那块PM863,它还在默默当我的系统盘,MLC就像老式机械表,精度不如电子表,但那份扎实感让人安心,2021年选硬盘,TLC/QLC是理性选择,但MLC是种情怀——是对数据尊严的固执,也是对快消时代的小小反抗,如果你只是存游戏……直接买便宜的TLC吧,真的香。

(PS:最近在研究PLC颗粒会不会更坑,改天再聊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