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笔记本显卡性能全面评测:天梯图助你轻松选购
- 问答
- 2025-10-10 19:48:34
- 4
哎,2017年,现在回头想想,那真是个有意思的节点,那时候的笔记本显卡市场,感觉就像一锅快要煮开的水,咕嘟咕嘟的,NVIDIA的10系显卡已经彻底放飞自我,从桌面端直接塞进笔记本里,搞得“移动版性能缩水”这个老观念一下子被砸了个稀巴烂,现在让我来回忆着捋一捋,可能有点碎碎念,您多担待。
当时最震撼我的,肯定是GTX 1060,这家伙真是个“搅局者”,我记得特别清楚,帮一个学设计的学弟选本子,预算卡在八千左右,往前推一年,这个价位可能只能摸到上代高端卡GTX 970M的尾巴,性能嘛,够用,但总有点憋屈,但1060一出来,情况全变了,它直接让流畅运行大多数3A大作成了这个价位的“标配”,甚至能碰一碰VR,我印象很深,学弟拿到机器后跑了个《巫师3》,开个中高特效,帧数稳得一批,他在电话里那个兴奋劲儿,我都能想象出他手舞足蹈的样子,这卡在当时,就是性价比的代名词,彻底把高性能游戏本的门槛拉低了一大截。
然后就是卡在中间的GTX 1050和1050 Ti,说实话,这俩兄弟当时让我有点纠结,1050 Ti吧,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玩《守望先锋》、《GTA V》这类网游和优化好的单机,1080p下很舒服,但你要是想碰《刺客信条:起源》那种新出的硬件杀手,就得在特效上做不少妥协,而1050呢,就更尴尬一点,感觉像是“我能玩”和“玩得爽”之间的一条分界线,当时我表妹上大学想买个本子,偶尔玩点游戏,我就跟她纠结了半天,最后怕她后悔,还是多花了点钱上了1050 Ti,现在看,这个决定挺对,因为她后来还真玩起了《绝地求生》,1050 Ti刚好能扛住最低门槛。
至于再往下的MX150,嗯……该怎么形容呢?它是个好同志,但绝对不是游戏卡,那时候很多轻薄本都爱拿它做卖点,号称“全能本”,但我得泼点冷水,它最大的功劳是取代了古老的GT 940M,让办公本有了硬解4K视频和轻度PS的能力,玩游戏?也就《英雄联盟》能畅玩,你要是信了宣传,以为能玩大型游戏,那肯定会失望,我当时看过一个评测,用MX150跑《古墓丽影:崛起》,那帧数,真是幻灯片级别的体验,纯粹是难为它了。
高端领域,就是1070和1080的天下,尤其是笔记本GTX 1080,那简直是梦幻逸品,价格也梦幻,那时候看媒体评测,用上1080的本子都跟坦克似的厚重,但性能是真的顶,几乎摸到了桌面版的屁股,算是给那些追求极致、又需要移动性的土豪玩家准备的,我那时候也就隔着橱窗看看,流流口水罢了。
2017年的显卡天梯图,如果让我用手比划,大概是这样的:MX150是地基,保证你不掉队;1050/1050Ti是坚实的第一层楼,大多数人的选择;1060是跃层大阳台,视野和体验一下子开阔了;再往上就是1070和1080的豪华复式了,这个格局特别清晰,选择起来反而不难。
现在回想起来,2017年之后,笔记本显卡的性能差距其实是在慢慢缩小的,特别是核显越来越强之后,但2017年那个阶段,这种清晰的、颠覆性的层级感,给了消费者前所未有的选择自由,你很清楚每一分钱花出去,大概能得到什么,不像现在,型号多得眼花缭乱,反而容易犯选择困难症。
嗯,大概就是这么个情况,都是些个人当时的观察和感受,可能有些细节记不清了,但那个时代显卡带来的那种“惊喜感”和“清晰感”,现在想起来还挺怀念的。
本文由谭婉清于2025-10-10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pro.xlisi.cn/wenda/59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