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摄影相机天梯图:助你挑选理想设备,一步步登顶影像创作之巅

哎 你说现在选相机这事儿吧,真跟爬山似的,每次刷到别人发的星空延时或者街头抓拍,心里那个痒啊,恨不得立刻砸钱买最贵的设备,但 其实吧,像我这几年换了三台机身的过来人觉得,相机天梯图真不是让你一步登顶的电梯,它更像是一张标满岔路口的登山地图🗺️。

记得我第一台相机是二手的佳能600D,配个狗头拍得那叫一个灰头土脸,当时迷信论坛里说的“全画幅才是起点”,差点分期买6D2,后来有个老法师跟我说:你先用这套组合把曝光三要素玩成肌肉记忆,比啥都强,果然 啊,等我把600D的快门按钮磨掉漆的时候,突然就开窍了——原来构图和光线比像素重要多了。

中阶阶段我最推荐富士XT系列,不是吹,它那个胶片模拟简直拯救了我这种懒人后期患者,上个月在茶卡盐湖,同行哥们抱着索尼A7R5连电脑调色时,我机内直出的胶片感照片已经发完朋友圈收获50个赞了😂,这种“恰到好处的瑕疵”反而让照片有呼吸感,就像 嗯… 手冲咖啡和速溶咖啡的区别?

现在用到索尼A7M4了,却发现最常挂机的是个35mm定焦头,有时候看着那些参数天花板的旗舰机,突然理解为什么森山大道用理光GR也能封神,设备升级到最后,反而会琢磨明白:爬天梯的意义不是摸到最顶端的云彩,而是找到能让你忘记阶梯存在的那个平台。

我的建议是,别光盯着天梯图上的排名,拍娃党可能更需要尼康Z9的追焦,而视频博主或许该考虑松下S5II的散热,就像爬山时选登山杖,碳纤维的未必就比铝合金的适合你抖动的膝盖🧗。

(突然想到上周试了朋友的哈苏X2D,中画域的质感确实让人心跳漏拍,但 一想到后期要用电脑修1个G的RAW文件…默默把钱包按了回去)🤔

说到底 相机天梯图只是个参考坐标系,真正的创作巅峰,大概是你举起相机时 那个必须按下快门的瞬间吧。

摄影相机天梯图:助你挑选理想设备,一步步登顶影像创作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