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CPU-Z发布新一代单核跑分天梯图,全方位展现性能王者实力对比!

哎 你们发现没 最近CPU-Z那个新出的单核跑分天梯图 简直像在硬件圈扔了颗炸弹 我昨晚刷到的时候 正喝着冰可乐呢 差点没呛着——这次他们搞的对比维度也太细了吧

以前看跑分 基本都是多核性能扎堆比 谁核心多谁就站在鄙视链顶端 但说实话 我们平时打游戏、开网页 哪能时时刻刻把线程跑满啊 单核爆发力才是真正决定“跟手感”的关键 这次CPU-Z直接把英特尔13代酷睿i9-13900K和AMD锐龙9 7950X拉出来单挑 数据一列 我第一反应是“等等 这差距是不是比我想象中要大点?” 尤其是看到13900K在单线程测试里飙到接近980分的时候 我忍不住对着屏幕嘀咕:“这也太霸道了吧…”

有意思的是 如果把时间线拉回到五年前 当时AMD还在用Zen2架构和英特尔挤牙膏的酷睿较劲 那时候单核跑分差个几十分都能让贴吧吵上三天三夜 现在呢 两家你追我赶 反而把桌面处理器的单核性能硬生生推高了快40% 我去年装的那台锐龙7 5800X 当时觉得已经强到能战未来了 结果现在一看天梯图 嚯 都快被甩出第一梯队了

也有人吐槽说这种跑分是“实验室数据” 实际用起来可能感受不明显 但我有个亲身例子:上个月帮我表弟升级电脑 他从i5-9400F换到i5-13600K 没加显卡 就换了个主板和U 结果他原话是“原来吃显卡的游戏 现在帧数居然稳了一截” 我后来琢磨 这大概率就是单核性能提升后 对显卡指令调度更利索了 所以啊 跑分虽然不能代表一切 但它确实像一把尺子 量出了架构迭代的真实差距

话说回来 这次天梯图里还有个细节挺戳我——他们把移动端处理器也混进来排了 像苹果M2 Max这种“异类”居然能卡在台式机中游位置 看来ARM架构的潜力还真不能小觑 说不定明年这时候 天梯图前排就得出现更多让人意外的名字了

这次更新让我这种老DIY玩家有点感慨 硬件这玩意 有时候看着参数冷冰冰的 但背后其实是工程师们一个个时钟周期抠出来的性能 下次装机前 真得对着这天梯图琢磨半天了

CPU-Z发布新一代单核跑分天梯图,全方位展现性能王者实力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