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最新手机GPU性能排行榜单:多维实测数据助你挑选高性能移动设备

哎,说到现在挑手机,真是让人头大,处理器型号一串串字母数字,什么天玑啊骁龙啊,光看名字就眼花缭乱,但说真的,最能直接让你感觉“这手机真快”的,往往不是CPU,而是那个负责图形处理的GPU——玩游戏流不流畅,刷视频爽不爽,界面动画是不是跟手,全看它。

我花了些时间,把手头能搞到的最新款旗舰、次旗舰手机的GPU都折腾了一遍,跑分嘛,像3DMark的Wild Life Extreme这种压力测试肯定要跑,但光看分数冷冰冰的,没啥感觉,我更在意的是实际玩《原神》或者《星穹铁道》这种“硬件杀手”游戏时,半小时后机身烫不烫手,帧率曲线是不是一条稳稳的直线,会不会突然卡一下让你在团战时想摔手机,还有,日常刷社交媒体,那种丝滑的缩放和滚动,其实也考验GPU的轻负载能力。

先说个让我有点意外的家伙——苹果的A17 Pro,纸面参数吓死人,实际跑分也确实一骑绝尘,在某个极限测试里甚至能摸到一些入门级独显的屁股,这真的很夸张,但…但是啊,它有个小脾气,就是发热上来之后,会降频降得有点狠,有时候你正激战正酣,感觉手机背面能煎鸡蛋了,画面就开始有点抽抽了,所以它像是个爆发力极强的短跑选手,持久力嘛,得看散热条件,苹果在散热堆料上,一直有点…嗯…过于自信了?

然后就是安卓阵营的老冤家们了,高通骁龙8 Gen 3,这家伙是个全能战士,性能稳得一批,几乎没什么短板,不管是跑分还是实际游戏体验,都挑不出大毛病,发热控制也比前几代强太多了,终于不再是“火龙”了,如果你追求省心,不想折腾,选它基本不会错。

联发科的天玑9300这次走了条险路,搞了个“全大核”架构,GPU堆料也狠,结果就是,在极限性能上,它甚至能在某些项目上小超骁龙一筹,让人眼前一亮,这种激进的策略代价就是功耗有点高,对手机厂的散热设计是个考验,用上它的手机,你得留意一下评测里关于续航和温控的部分。

至于谷歌的Tensor G3,哎,它的GPU性能就比较“文艺”了,跑分不太好看,游戏体验也就算够用,但谷歌似乎更在意它那些AI魔法,比如神奇的图片处理什么的,如果你是个重度游戏玩家,可能它不太适合你。

三星的Exynos 2400嘛,算是强势回归?GPU性能提升巨大,终于能和其他旗舰掰手腕了,但历史包袱让人有点担心它的实际能效表现,还得观察。

这么一圈看下来,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几乎没有哪个GPU是完美的,A17 Pro峰值性能无敌但持久战可能掉链子;骁龙8 Gen3均衡但缺少一点极致激情;天玑9300猛是猛但有点费电,这就像选伴侣,没有完美的人,关键是看哪个的缺点你能接受。

别光盯着排行榜最顶上那个名字,你得想想自己到底要什么,是追求极致的游戏帧率,哪怕手机烫点也行?还是更看重日常使用的稳定和续航?排名第二、第三的那个,可能才是最适合你的“灵魂伴侣”,毕竟,数据是冷的,但你的手感是热的,对吧?挑手机,终究是个很私人的事儿。

最新手机GPU性能排行榜单:多维实测数据助你挑选高性能移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