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读高通骁龙系列:从天梯图看芯片性能演进与选购指南
- 问答
- 2025-11-01 09:32:27
- 17
开头部分 手机芯片就像手机的大脑,决定了手机运行速度、玩游戏流不流畅、拍照处理快不快,高通骁龙是高通公司推出的手机芯片系列,是目前最常见的手机芯片之一,这篇文章就通过一张大家常说的“天梯图”来梳理骁龙芯片的演变,并告诉你怎么选。
第一部分:骁龙芯片的演进(从天梯图看发展) 天梯图是一种将芯片性能从高到低排名的直观图表,越高代表性能越强,我们按时间顺序看看骁龙旗舰芯片的变迁。

-
早期奠定基础(约2013-2016年): 像骁龙800、801(引用:曾用于三星Galaxy S5等机型)是当时的王者,让安卓手机变得非常流畅,之后的骁龙820(引用:曾用于小米5等机型)性能提升很大,但发热问题也比较明显,这个阶段是性能快速追赶的时期。
-
稳步提升与AI起步(约2017-2019年): 骁龙835(引用:曾用于小米6、一加5等,被许多用户称为“神U”)是一代经典,性能强且功耗控制得好,接下来的骁龙845、855(引用:曾用于小米9、一加7 Pro等)一代比一代强,图形处理能力(玩游戏的关键)进步明显,并开始强调AI人工智能能力。

-
5G时代与巅峰对决(约2020-2022年): 骁龙865(引用:首款外挂5G基带的旗舰芯片,用于小米10系列)带来了5G支持,从骁龙888开始(引用:采用三星5nm工艺,但发热争议较大),到骁龙8 Gen 1(引用:用于三星S22系列、小米12系列),性能冲到新高,但发热和功耗问题再次成为用户关注的焦点。
-
能效比新时代(2022年至今): 骁龙8+ Gen 1(引用:改用台积电4nm工艺,用于红米K60至尊版、一加Ace 2等)是一个转折点,性能强的同时发热控制得非常好,口碑很好,接下来的骁龙8 Gen 2(引用:用于小米13系列、三星S23系列)和最新的骁龙8 Gen 3(引用:用于小米14系列、三星S24系列)延续了高性能和高能效的优势,AI能力也成为主要卖点。

简单总结:骁龙芯片的发展就是从拼命追求跑分,到经历发热阵痛,最终找到性能和功耗平衡点的过程,现在的芯片更注重“冷静地强”。
第二部分:如何看懂和选购(你的选购指南) 看天梯图选芯片,不能只看排名,还要结合你的实际需求。
-
明确你的需求:
- 游戏发烧友: 你需要的是顶级性能,优先考虑搭载骁龙8 Gen 2 或 骁龙8 Gen 3 的机型(引用:例如iQOO 12、红魔等游戏手机),上一代的骁龙8+ Gen 1 也完全够用,而且价格更实惠。
- 日常使用和轻度游戏: 你不需要最顶级的芯片,关注“次旗舰”或“中高端”芯片,如骁龙7+ Gen 2(引用:被称为“小8+”,性能接近旗舰,用于真我GT Neo5 SE等)和骁龙7 Gen 3(引用:注重能效比,用于荣耀100等),它们非常省电,日常使用流畅,玩主流游戏也没问题。
- 预算有限,追求性价比: 可以看更早的旗舰芯片,比如骁龙870(引用:一代经典中端神U,用于iQOO Neo6 SE等众多机型),虽然老了点,但性能对于日常使用和轻游戏依然过剩,价格非常低。
-
避开哪些坑:
- 不要只看芯片名字: 骁龙7 Gen 1”的性能和功耗控制就不如“骁龙7+ Gen 2”,数字大不一定更好,要看具体型号和评测。
- 警惕老旧旗舰: 如果是三四年前的旗舰芯片(如骁龙888),虽然价格可能便宜,但可能伴随发热和耗电快的问题,购买前要多看评测。
- 芯片不是唯一: 手机好不好用,除了芯片,还取决于散热系统、内存大小、存储速度和系统优化,一个好的芯片如果散热跟不上,也发挥不出全部实力。
结尾部分 通过天梯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骁龙芯片一路走来越来越“聪明”,不再单纯堆砌性能,更注重实际体验,最好的芯片不一定是排名最高的,而是最符合你需求和预算的那一颗,买手机前,先想好你要用手机来做什么,再对照着芯片天梯图和相关评测,就能找到最适合你的选择。
本文由邴合乐于2025-11-01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pro.xlisi.cn/wenda/6865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