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详细讲解CPU硅胶涂抹技巧,让散热更均匀持久
- 问答
- 2025-11-06 16:33:17
- 4
引用自B站UP主“笔记本维修厮”视频中“小鱼”的讲解部分,并融合了其频道中相关的散热维护知识)
小鱼在视频里经常强调,给CPU涂硅脂这个事,说难不难,但绝对是个细心活,很多人,包括一些老手,都可能忽略一些关键细节,导致散热效果大打折扣,甚至用不了多久就得重新涂,他的核心思想就一句话:“硅脂不是越多越好,关键是均匀和薄。”
小鱼会先讲为什么要涂硅脂,他说,CPU的顶盖和散热器的底座,看起来都是金属,光光滑滑的,但用显微镜看,其实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如果直接把散热器压上去,两个金属面真正接触的面积其实很小,中间充满了空气,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热量就没法高效地传给散热器,硅脂的作用,就是用来填平这些微小的坑洼,挤走空气,形成一个高效的导热通道,硅脂也叫“导热膏”,它本身并不像冰块一样“冷”,它只是个“传热的桥梁”。
小鱼会重点批评一种常见的错误做法:挤一大坨在中间,他说,很多人觉得挤多点,压下去总能铺满吧?但实际情况是,当你拧紧散热器螺丝时,巨大的压力会把多余的硅脂向四周挤压,很容易挤到CPU底座周围的主板上,如果是普通的硅脂还好,要是用了含金属颗粒(比如液态金属)或者导电的硅脂,那可就危险了,很可能导致主板短路,直接把电脑搞坏,就算是不导电的硅脂,多余的硅脂也会增加一层不必要的厚度,反而影响了导热效率,因为硅脂的导热能力再强,也比不过金属直接接触。

正确的方法是什么呢?小鱼详细介绍了两种他个人最推荐的方法。
第一种,也是他最推崇的,叫做 “五点法”或者“十字法”的变种,具体操作是:先确保CPU顶盖和散热器底座都是干净干燥的,用纸巾或者棉签蘸一点高纯度酒精(最好是异丙醇)轻轻擦掉旧的硅脂,拿出新的硅脂,像挤牙膏一样,但量要少得多,在CPU顶盖的正中央,挤一个大概像小绿豆那么大的一小点,在围绕这个中心点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再各挤一个更小一点的点,大小像半颗米饭粒就行,这样一共是五个点,小鱼解释说,这样做的妙处在于,当你把散热器平稳地压上去,并且对角线顺序逐渐拧紧螺丝时,压力会从中心向四周均匀扩散,这五个点的硅脂会被自然地挤压铺开,最终能形成一个非常均匀且厚度适中的硅脂层,几乎不会有气泡,也很少有多余的硅脂被挤出来。

第二种方法,是 “单条直线法” ,这个方法适用于那些核心在CPU中间呈长条状分布的CPU(比如英特尔一些老款的CPU),操作更简单,就是在CPU顶盖的正中间,画一条细细的、连续的直线,这条线不能太粗,粗细大概像两三根牙签并排那么宽就行,同样,在拧紧散热器时,这条线会向两侧均匀铺开,完美覆盖核心区域,小鱼提醒说,这个方法对于现在核心面积更大的CPU可能没那么合适,五点法的普适性更强。
涂好之后,安装散热器是关键,小鱼特别强调,绝对不能把散热器直接“啪”一下放上去再拧螺丝,正确的方法是,将散热器水平地对准底座上的螺丝孔,然后垂直地、平稳地放下去,确保没有发生横向的移动,一旦放稳,就按照散热器上标注的对角线顺序(比如先拧1号位和3号位的螺丝,再拧2号位和4号位的螺丝),分两到三次,每次只拧两三圈,循环着慢慢拧紧,这样做的目的是让硅脂受到均衡的压力,慢慢延展,避免一下子压扁导致一边厚一边薄,或者产生气泡。
小鱼还会分享一些选购硅脂的小心得,他说,不用一味追求顶级昂贵的硅脂,对于大部分普通用户来说,一些口碑好的主流品牌的中端产品已经完全够用了,更重要的是涂抹方法和定期维护,他建议,如果电脑常年高负荷使用,比如经常玩游戏或者做渲染,最好一两年检查一下硅脂状态,如果发现硅脂已经干裂或者出油,那就需要重新涂抹了。
总结下来,小鱼的理念就是:耐心、细致、用量宁少勿多。 他把涂硅脂比作给手机贴膜,心浮气躁肯定贴不好,但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稍微花点心思,就能让CPU的散热效果达到最佳状态,运行得更稳定、更长久。
本文由苦芷烟于2025-11-06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pro.xlisi.cn/wenda/7301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