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动态 > 正文

收集材料、探索世界,殖民地建筑模拟器》这么有趣的游戏你真的要错过?

(文章以第一人称视角展开,夹杂着游戏过程中的碎碎念)

收集材料、探索世界,殖民地建筑模拟器》这么有趣的游戏你真的要错过?

说实话,我原本对这类"模拟器"游戏是有点免疫的,什么《农场模拟器》《卡车模拟器》,总觉得是给闲得发慌的人准备的电子忙活,直到朋友甩来《殖民地建筑模拟器》的链接,说"你试试,和别的不同",我才半信半疑地点开Steam页面——然后就在里面泡了整整三个周末。

这游戏最邪门的地方在于,它硬是把"搬砖"这种枯燥行为变成了哲学体验,记得第一次带着三个小人登陆陌生星球,屏幕里飘着几片稀疏的灌木和一块半埋在土里的铁矿,我操作着角色蹲下来采石头,突然意识到:这动作和我小时候在沙坑里挖隧道有啥区别?但下一秒,当铁镐敲在岩石上迸出火星,资源栏里的"铁矿+1"跳出来时,我居然对着屏幕傻笑起来。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第七天,为了造个能挡暴雨的屋顶,我派小人去两公里外的峡谷采石,路上遇到毒气沼泽,队伍里的工程师被咬掉半管血,我急得直拍桌子:"绕路啊笨蛋!"结果他们还真听话地绕了半小时,带回来三块花岗岩和满背包的荧光蘑菇,那天晚上,我盯着篝火旁小人啃蘑菇的画面,突然明白这游戏在钓什么鱼——它不是在模拟建筑,是在模拟人类对未知最原始的饥渴。

收集材料、探索世界,殖民地建筑模拟器》这么有趣的游戏你真的要错过?

最让我上头的是资源系统的混沌美,有次为了省木材,我用石头砌了整面墙,结果冬天来暴风雪时,石头墙裂开的缝隙比瑞士奶酪还夸张,后来才发现,原来不同材质的建筑需要搭配特定材料加固,这种"不完美机制"反而比完美数值更有意思,就像现实中的工程,总有些意外等着教你重新做人。

现在我的殖民地已经发展出奇怪的生态链:矿工们把铁矿石扔进熔炉,炼出来的钢锭被做成齿轮,齿轮又驱动着自动收割机在田里转圈,但最珍贵的永远是那罐从沼泽深处挖来的发光黏液——虽然不知道有啥用,但摆在中庭当装饰挺酷的。

这游戏像面镜子,照出我骨子里的收集癖和探索欲,每次点开新地图,都像拆开一封未知的信,不知道里面是宝藏还是陷阱,最近正在研究怎么在火山口建温泉旅馆,虽然已经炸毁两次基地,但管他呢?反正重开档比现实里重启人生容易多了。

(文章结尾突然中断,像极了游戏时被突然弹出的成就提示打断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