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动态 > 正文

照顾黄衣宝宝的惊悚冒险,你准备好了吗?The Baby In Yellow》不容错过!

(文章以第一人称视角展开,夹杂着打字时的停顿与情绪波动)

哎,我跟你说,最近玩了个游戏,现在后劲大得我半夜上厕所都要开灯,这游戏叫《The Baby In Yellow》,中文名可能叫黄衣婴儿?反正名字听起来人畜无害,但玩起来……我靠,我现在听见婴儿哭声都条件反射想摔鼠标。

刚开始看预告片,觉得不就是个带娃模拟器吗?换尿布、喂奶粉、哄睡觉,这种温馨向游戏我闭着眼都能通关,结果下载后第一关就给我整懵了——那婴儿穿着明黄色连体衣,眼睛大得离谱,笑起来嘴角咧到耳根,关键是他妈的不!是!人!型!

我记得特别清楚,第三晚给婴儿换尿布时,他突然抓住我的手腕,屏幕开始疯狂抖动,当时我手一抖把手机摔地上了,捡起来发现婴儿正对着镜头做鬼脸,那表情像极了《招魂》里的安娜贝尔,更绝的是,这时候背景音乐突然切换成八音盒的旋律,但节奏是倒放的,你懂那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吗?就像有人在你后颈吹气。

这游戏最邪门的是「日常恐怖」的设计,比如你明明按照教程把婴儿放回婴儿床,转身去倒奶粉的功夫,回头就看见他悬在天花板晃悠;或者你低头捡个玩具,抬头发现婴儿床里躺着个破布娃娃,而真正的婴儿正趴在你背上咯咯笑,有次我玩到凌晨两点,屏幕突然变黑白,婴儿的脸变成灰白色,眼睛里渗出黑色液体,我当时直接摘了耳机,结果耳机里还在传来吸吮声——那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又像贴在你耳朵边。

最让我崩溃的是「隐藏结局」,有次我故意把婴儿留在客厅自己回房间,结果听见楼下传来玻璃碎裂的声音,冲下去发现婴儿正蹲在碎掉的鱼缸前,水里泡着条死金鱼,而他的手指……不,应该说是爪子,正往鱼嘴里塞,这时候游戏弹出成就「Bad Parent」,我当场把椅子踢翻了。

现在想想,这游戏最绝的是利用「育儿焦虑」制造恐怖,谁没经历过半夜被婴儿哭醒的崩溃?但当这种日常被极端化、妖魔化,就成了最有效的心理惊悚,比如你明明检查过三次婴儿床,但婴儿就是会凭空出现在你背后;或者你明明喂饱了他,他却在墙上用番茄酱写「I'M HUNGRY」,有次我甚至怀疑,这婴儿是不是在玩「角色互换」,真正被观察的反而是玩家。

不过说真的,这游戏不适合所有人,我室友看我玩的时候,说这画面像《玩具熊的五夜后宫》低配版,但我觉得完全不一样,后者是机械式的惊吓,而《The Baby In Yellow》是慢慢侵蚀你的安全感,就像温水煮青蛙,等你发现水温不对劲时,已经被恐惧包裹得动弹不得。

最后想吐槽下开发者,你们做这游戏是不是有孩子啊?把新手父母最隐秘的恐惧都扒出来放大十倍,我现在每次看见穿黄衣服的小孩都绕道走,甚至考虑在卧室装个监控——虽然知道那很蠢,但就是控制不住,这游戏就像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内心最原始的恐惧:那些本应带来温暖的存在,突然变成了不可控的噩梦。

照顾黄衣宝宝的惊悚冒险,你准备好了吗?The Baby In Yellow》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