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聚焦Intel i7-4710HQ天梯图:为何它成为游戏与专业设计的性能标杆?

i7-4710HQ:一颗被低估的"老炮儿"芯

说实话,第一次在二手市场淘到那台装着i7-4710HQ的准系统时,我压根没抱什么期待,2014年发布的玩意儿,放在2023年能干啥?但当我真的用它跑起《赛博朋克2077》的时候——虽然得把画质调到中低档——那个帧数稳定性让我愣是把烟灰抖在了键盘上。

这颗U的魔力在于它的"钝感力",不像现在那些动不动就飙到90度的新U,4710HQ在长时间渲染时总保持着一种老派绅士的从容,我认识个做建筑可视化的朋友,至今还在用这台U跑SketchUp,他说"新机器像打了鸡血,但这家伙像老黄牛"——虽然慢点,但从不尥蹶子。

聚焦Intel i7-4710HQ天梯图:为何它成为游戏与专业设计的性能标杆?

天梯图上它早就被挤到中下游了,但有个很有趣的现象:B站上那些教人装黑苹果的老鸟,十个里有六个会推荐4代U,不是他们守旧,是这代U的指令集完整度内存延迟控制有种诡异的平衡,去年帮学妹装剪辑机,用4710HQ+GTX970剪1080P时间线,居然比她的新款轻薄本更跟手——虽然导出时得多等十分钟。

游戏表现就更邪门了,在《CS:GO》这种吃单核的游戏里,手动锁频到3.5GHz的4710HQ能跑到平均240帧,比某些低压版十代i7还稳,当然你别指望它带得动光追,但就像我常跟装机小白说的:"预算有限时,老旗舰永远比新入门款懂规矩。"

最让我意外的是它的"遗产价值",上个月收了个魔改版,换了液态金属超到4.1GHz,塞进ITX机箱当NAS,你猜怎么着?同时转码四部电影时功耗还不到100W,比那些标榜低功耗的新U反而更省电,这大概就是当年22nm工艺的余晖吧。

现在每次看到有人无脑推荐最新处理器,我就想起工作室角落里那台键盘被磨出油光的4代机器,它像是个过气的拳击手,招式不够花哨,但每一拳都落在实处,在这个追求跑分的时代,或许我们该重新定义什么叫"够用"——毕竟不是所有人都需要为那20%的性能提升多付200%的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