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2014年6月显卡性能天梯图发布,全面解析主流显卡市场发展趋势

📅 还记得2014年夏天吗?那会儿我刚上大学,整天泡在电脑城和论坛里,像个“显卡侦探”似的盯着各家新品,那年6月,新一代显卡天梯图一出来,整个DIY圈简直炸了——不是因为它多完美,而是因为它太真实了,真实得让人有点慌。

那年 NVIDIA 的 Maxwell 架构(GTX 750 Ti/760)刚冒头,功耗控制得贼漂亮,但性能上却有点“挤牙膏”的意思😅,我室友当时非要攒钱上 GTX 760,结果发现跑《看门狗》全高画质居然会卡顿……后来才发现这游戏优化烂得离谱,但显卡本身也暴露了显存带宽的短板,你说气不气?💰花了,体验却没拉满。

2014年6月显卡性能天梯图发布,全面解析主流显卡市场发展趋势

AMD 那边呢?R9 280X 和 R9 290 还在用老旧的 Hawaii 架构,散热和功耗被喷成“电暖器”🔥,但性价比是真的狠,我记得有个搞渲染的学长说,同价位下 AMD 跑分吊打 NVIDIA,就是电费得多交一点(笑),现在想想,那会儿A卡有点像“硬核直男”——参数猛,但细节糙。

2014年6月显卡性能天梯图发布,全面解析主流显卡市场发展趋势

回头看2014年,其实是个“过渡期”,显卡市场在憋大招:NVIDIA 悄悄搞能效,AMD 死磕多核性能,但谁都没料到后来挖矿会彻底搅局……🤯 那时候大家还在争论2GB显存够不够用,现在再看,简直像在讨论“手机要不要带键盘”一样复古。

说实话,那天梯图我现在还存着(虽然大概率找不到了哈哈),它不像现在的评测动不动就4K光追,反而更接地气——告诉你哪张卡能流畅玩《英雄联盟》,哪张卡勉强啃得动《孤岛惊魂3》,这种“实用主义”思维,现在反而少了。

哎,十年过去了,显卡成了理财产品,玩家成了“矿工受害者”……有时候真怀念那个虽然参数吵翻天,但至少买卡不是为了挖矿的年代🙃,你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