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探索QQ官方网站,发现更多创新功能与个性化社交场景

嘿,你有没有那种感觉——现在一提到QQ,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这不是我小时候用的吗?”说实话,我原来也这么想,直到前段时间,因为工作需要重新下载了QQ,点进官网瞎逛了一圈……好家伙,我差点以为我进错了网站。

真的,现在的QQ官网早就不是那个只有等级、黄钻、闪字签名的“古早乐园”了,它静悄悄地变了很多,而且变得有点意思,比如那个叫做“频道”的东西——我一开始以为是学Discord搞的,结果用下来发现,它其实更“松散”一点,没有那么多规则感,我加入了一个小众电影分享的频道,里面居然真的有人在认真聊基耶斯洛夫斯基的镜头语言,而不是一上来就发广告,这让我有点意外。

还有那个“QQ小世界”,你刷过没?刚开始我觉得这不明摆着抄短视频吗?但用着用着发现,它推的内容居然没那么“流量感”,我有一次随手发了一段自己在天台拍的城市黄昏,没加滤镜,居然有几个人留言说“想起了老家的傍晚”,就……突然有点被打动,算法偶尔也是懂情绪的哈。

探索QQ官方网站,发现更多创新功能与个性化社交场景

个性化这块也挺邪门的,我的QQ主题现在是一只柴犬在太空站里飘来飘去(别问为什么,心情决定),而且它不是静态的,点一下屏幕柴犬还会翻跟头,幼稚吗?有点,但我每次开会前就喜欢点一下,莫名解压。

其实你说这些功能每一个单拎出来,好像都能在其他平台找到影子,但QQ把它们混在一起,加上那种“乱来”的调性——比如一起听歌时能扔弹幕、表情包能DIY生成方言语音——反而显得没那么功利,它不像是一个精心设计来抢用户时间的机器,更像一个……还在试错的线上实验室。

探索QQ官方网站,发现更多创新功能与个性化社交场景

当然也有让我皱眉头的地方,比如一些界面跳转有点莫名其妙,有时候新功能藏得太深,我得找半天,但可能正是这种“不完美”让它没那么像标准化的产品,反而有点人味儿。

大概没什么人会把QQ当作“酷”的代名词了,但它确实在做一些有趣的、甚至古怪的尝试,它不一定每次都对,但至少……它还在动,这年头,愿意陪你偶尔孩子气、偶尔发发呆的平台,好像也不多了。

也许下次无聊的时候,你可以顺手点开那个企鹅图标看看,说不定,你也会发现一点让你“诶?”一下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