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高性能联想Y470:轻薄设计赋能创作,畅享高效创意体验

说实话,现在聊起“高性能笔记本”,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那些又厚又重、风扇狂转的游戏本,但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联想Y470——当年那台被我称为“披着休闲西装的工作狂”的家伙,它不算完美,甚至现在回头看还有点笨拙,但那种“刚刚好”的创作默契,现在很多机器反而给不了。

我大学学设计的时候,穷,但又想要一台能跑PS、偶尔剪个小视频、还能带去图书馆不显得像搬砖的笔记本,Y470就是在那个时候闯进来的,金属拉丝A面,橙色的腰线,键盘手感扎实——它不像现在一些本子轻飘飘的像玩具,1.9公斤?放现在看是有点沉,但那时候我觉得这叫“分量感”,是一种“我认真干活”的心理暗示。

我最记得有次赶海报,PS同时开了快二十个图层,风扇开始有点小声嗡,但没啸叫,指尖放在键盘最上面能感觉到微微的热风,但WASD区还是凉的,那种“它努力了,但还没崩溃”的状态莫名很鼓舞人,不像现在有些本子,要么安静如鸡却卡成PPT,要么直接起飞像要发射卫星——Y470处在一种奇妙的平衡里。

高性能联想Y470:轻薄设计赋能创作,畅享高效创意体验

它还有个现在几乎绝迹的设计:键盘左上角有一键切换性能模式,按钮按下去会变橘色,风扇转速明显上去,我把它叫做“认真模式”,一般写东西、看网页不开,但一旦要进AE做点简单的动效,啪,按下它,仿佛给自己和电脑同时打了气——“现在开始,我们是战士了”。

当然它不完美,续航拉胯,基本离不开电源;屏幕色彩放现在看也就勉强及格;散热积灰了得自己从后盖拧开清——但奇怪的是,这些“不完美”反而让人有种参与感,我知道它的极限在哪,也知道怎么和它配合才能最大化输出。

高性能联想Y470:轻薄设计赋能创作,畅享高效创意体验

后来换过更轻的本子,性能更强,续航更好,但再没有那种“并肩作战”的错觉,它们太完美了,完美得像工具,而不像有个脾气的伙伴。

可能Y470的成功从来不是因为参数多顶尖,而是它在一个刚好的时间,用刚好的性能、刚好的重量和刚好的可靠性,喂饱了一代内容创作者的刚需,它不是神话,但它很真实——就像创作本身,从来不是追求完美,而是在限制中找出最生动的表达。

现在偶尔看到家里角落吃灰的它,还是会想起那些和它一起熬过的夜、渲了一半崩掉的视频,和终于做完项目合上屏幕那一声清脆的卡扣声,它可能再也打不开现在的软件,但那种“刚刚好”的创作节奏感,我一直记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