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志强登顶天梯榜:单路处理器性能巅峰之战揭晓

这事儿真挺有意思的,你说现在谁还盯着CPU天梯榜看啊?都2024年了,手机跑分都快没人提了,结果这两天朋友圈突然被“志强登顶”刷屏——我第一反应是,啥?英特尔至强?这年头还有人关心服务器CPU?

但仔细一看,是某个国产芯片的测试代号叫“志强”,说实话,我一开始是带着点看热闹的心态点进去的,你知道的,就像看那种“国产自主研发突破技术壁垒”的新闻,心里总默认带着三分保留,结果翻着翻着发现,这次好像不太一样。

志强登顶天梯榜:单路处理器性能巅峰之战揭晓

这次测试是把这芯片扔进一个叫“天梯”的极端环境里跑,据说模拟的是那种每秒要处理几百万次随机请求的金融交易系统,我有个在券商做技术的朋友,以前老跟我吐槽,说他们系统一到开盘就抖得跟筛糠似的,换平台的时候在英特尔和AMD之间纠结到秃头,看到这个测试场景,我立马就想起他那个苦瓜脸,如果这个“志强”真能在这个场景下稳得住,那确实有点东西,不是跑个分自嗨那么简单。

我特别留意到一个细节,报道里说在峰值负载下,某个核心的温度曲线“像心跳图一样规律”,而不是常见的那种“过山车”,这让我想起以前自己装机,CPU一满载风扇就狂转,那声音听着都心疼,这种稳定性,对普通用户可能没感觉,但对那些需要机器24小时吭哧吭哧干活的企业来说,可能就是“能用”和“敢用”的区别,不过我也嘀咕,实验室数据嘛,总是好看的,真扔到现实业务里,灰尘、电压波动、乱七八糟的软件环境……那才是试金石。

志强登顶天梯榜:单路处理器性能巅峰之战揭晓

当然也有人吐槽,说这测试项目是不是太偏科了,就盯着高并发死磕,这话也没错,但现在好像就是这么个趋势?处理器性能追求到一定程度后,大家不再追求“什么都能干”,而是“在某件要命的事情上干到极致”,就像你不能要求一个马拉松冠军同时是百米飞人,我觉得这种“偏科”反而更真实,至少它明明白白告诉你:我擅长这个,别的您另请高明。

翻完一堆资料,我那种看热闹的心态慢慢没了,倒不是说觉得它已经完美无缺,而是感觉这种“死磕”一条路的精神有点打动我,在大家都觉得CPU市场格局已定的时候,还有人愿意用这种最笨、最吃力的方式去抢一个“单路性能第一”的名头,不管最后商业上成不成,这事儿本身挺酷的。

所以你说这“登顶”有多大意义?可能对普通消费者来说,远不如手机电量多一小时实在,但在某个你看不见的机房深处,也许正有人因为这点性能提升,能睡个安稳觉了,技术进步的浪漫,有时候就是这么不起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