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动态 > 正文

血战上海滩单机版—自动移动+多样武器,谁说射击游戏不能轻松上手?

(文章以第一人称视角展开,夹杂着回忆与即时的思考)

那天在旧货市场翻到张皱巴巴的游戏光盘,包装上印着个穿长衫的男子举着双枪,背后是冒着黑烟的黄浦江——"血战上海滩单机版",这名字听着就像小时候在游戏厅闻到的那股子汗味混着电子音的味儿,装进老电脑时我还嘀咕,这都2024年了谁还玩这种马赛克画质的游戏?结果一上手就栽进去了,像咬了口裹着糖霜的粗粝麦芽糖。

血战上海滩单机版—自动移动+多样武器,谁说射击游戏不能轻松上手?

最让我意外的是自动移动系统,以前玩射击游戏总被双摇杆折磨得手指抽筋,左手要控制走位右手得瞄准,打两局就跟被狗追着咬似的,这游戏倒好,角色自动往前冲,我只要管好准星和换武器就行,记得第三关在南京路上,自动移动带着我穿过飘着报纸的街道,突然从二楼窗户探出个鬼子,我手忙脚乱切出三八大盖,结果准星自动吸附到他脑门上——"砰"的一声,血花溅在斑驳的墙砖上,那感觉比现在某些3A大作的爆头反馈还痛快。

血战上海滩单机版—自动移动+多样武器,谁说射击游戏不能轻松上手?

武器系统更是让人眼花缭乱,刚开始我死抱着毛瑟手枪不放,直到在百乐门门口被机枪手按在地上摩擦,后来才发现,每个场景都有专属的"神器":打巷战时散弹枪贴脸一喷一片,对付装甲车得用集束手榴弹,到外白渡桥那关,我愣是靠两把盒子炮的连发模式,把冲过来的日军小队打成了筛子,有次手滑把冲锋枪子弹打光了,情急之下摸出飞刀,看着刀刃在阳光下划出银弧扎进鬼子喉咙,那种原始的快感让我想起小时候用弹弓打邻居家的猫。

这游戏最邪门的地方在于,它明明操作简单得像切豆腐,却总能在细节里藏点刺,有次在教堂里卡关,自动移动把我带进死胡同,转角突然窜出个掷弹兵,我慌乱中抓起歪把子机枪,结果子弹卡壳的动画做得特别真实——枪身抖得像得了帕金森,弹壳掉在地上叮叮当当响,这种不完美的粗糙感,反而比某些游戏里完美的爆头特效更让人上头。

现在偶尔还会打开这游戏,听着8-bit的《义勇军进行曲》变奏版,看自己的准星在敌群中跳着不成章法的舞,它让我想起小时候在游戏厅看大人打《血战缅甸》,那时候总觉得射击游戏是成年人的专利,现在才明白,所谓"轻松上手"不是降低难度,而是把复杂的操作拆解成直觉式的快乐,就像游戏里那把永远打不直的歪把子机枪,笨拙,却带着股子生猛的鲜活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