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电脑持续突破技术边界,塑造未来数字体验新标杆
- 问答
- 2025-10-07 12:21:17
- 2
当海尔电脑又一次“不务正业”时,我在想什么
说实话,第一次听说海尔做电脑,我愣了一下——那个卖冰箱、洗衣机的海尔?但后来我发现,他们好像根本没在“老老实实”做电脑,他们更像是一群总在问“…会怎样”的人,然后闷头把那种“变成现实。
比如去年推出的那款折叠屏笔记本,不是那种为了折叠而折叠的玩意儿,我见过真机,铰链手感扎实得像老式打字机,展开后屏幕中间几乎没有折痕,他们工程师私下聊过一句:“我们没打算做第二个谁,我们只是觉得,屏幕不该被框住。” 那种语气,不像在发布产品,倒像在解释一个显而易见的常识。
还有那次在展会上摸到的概念机——背面是一整块太阳能板,不插电能在户外续命六小时,旁边有人嘀咕“这玩意能量产吗”,海尔的人咧嘴一笑:“先解决‘能不能’,再想‘卖不卖’。” 他们似乎有一种技术乐观主义,带点莽撞,但又莫名真诚。
你发现没?海尔电脑很少讲参数碾压,反而总在聊“场景犯浑”,什么叫场景犯浑?就是那些我们习惯性忍受的别扭时刻:电脑开会突然没电、线上协作卡成PPT、屏幕反光到能当镜子用……他们似乎沉迷于解决这些“小毛病”,甚至有点偏执。
我有个做设计的朋友,去年换了一台海尔的创意本,问他为什么,他说:“它散热口在侧面,不会烤我的手——就冲这个,我买了。” 你看,有时候技术突破未必是芯片制程又小了1纳米,而是“终于有人注意到我的右手小指被烫得受不了”。
他们甚至在搞一种很新的东西——本地化AI模型,不联网也能处理文本和图像,不是为替代ChatGPT,而是为那些对数据敏感的人:律师、医生、写作者……“云很好,但未必所有事都要告诉云。” 这话让我愣了几秒,在一切皆可上云的年代,这种“倒退”反而成了另一种前进。
他们也有搞砸的时候,记得有款游戏本散热宣传过头,实际性能调度保守,被网友嘲了半个月,但奇怪的是,他们没删帖没控评,反而把用户吐槽做成了Q&A文档挂在官网。“骂得对的,我们认。” 这种带点笨拙的坦诚,反而让人黑转路。
或许海尔电脑的真正突破,不在于某款产品多惊艳,而在于他们始终有种“局外人”的自觉:不迷信行业规则,不怕显得幼稚,甚至乐意带点实验性的潦草,就像他们内部常说的那句:“如果技术不能让人更自由,那它只是更贵的枷锁。”
未来数字体验的标杆是什么?也许不是更快的速度、更薄的机身,而是某种更朴素的东西——比如一台让你忘记“我在用电脑”的电脑,海尔能不能做到我不知道,但至少,他们正歪歪扭扭地朝那个方向走过去。
(完)
本文由苦芷烟于2025-10-07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pro.xlisi.cn/wenda/56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