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动态 > 正文

想在核灾末世中存活?庇护所》的生存挑战你准备好了吗?

(文章以第一人称视角展开,带有即兴思考的断裂感)

那天我在《Sheltered》里看着屏幕右下角闪动的辐射值,突然意识到这游戏根本不是教人怎么活下去的——它是在模拟人类在末日里会怎么发疯,我的避难所墙皮开始剥落时,我正用最后的净水器滤芯给女儿煮粥,而丈夫在隔壁房间用改锥撬开生锈的罐头,金属摩擦声像老鼠啃噬着寂静。

游戏里的资源管理表比现实更仁慈,现实中如果核爆后你家的地窖只有三罐腌黄瓜和半箱矿泉水,根本撑不过第七天,我试过在游戏中把所有物资优先供给孩子,结果成人组集体陷入抑郁,某个深夜父亲突然打开气闸门说"呼吸点新鲜空气",屏幕一黑,存档废了,这让我想起去年冬天停电时,邻居家为了取暖烧掉了整面书墙,包括他女儿的毕业相册。

最真实的细节藏在那些无关紧要的选项里,比如修理漏水管道需要胶带,但胶带早被用来固定破碎的窗玻璃;比如你必须在心理崩溃和肉体死亡之间做选择,就像现实中我朋友在疫情期间囤积的抗抑郁药和维生素片放在同一个药箱,游戏里有个随机事件:幸存者敲门请求收留,接纳可能带来传染病,拒绝会永久降低道德值,上周我在超市看见两个老人为最后一包口罩争执,突然明白所谓"道德值"不过是幸存者的奢侈品。

(此处插入游戏截图:破败的避难所内景,辐射计显示黄色警戒)

玩到第三十天时,我发现了最讽刺的生存法则——维持秩序比获取资源更难,女儿因为连续吃罐头食物开始呕吐,丈夫偷偷把最后一片抗生素换成了烟头,而我盯着屏幕上的"建造雨水收集器"按钮犹豫了半小时,现实中疫情初期有人抢购卫生纸,游戏中有人为几块电池大打出手,人类在绝境中的荒诞感总是惊人相似。

现在我的避难所墙壁上画满了正字标记,每道笔画都记录着某个决定带来的连锁反应,当辐射云终于散去,我带着幸存者走到地面,看见被烧毁的超市货架旁,有朵蒲公英从混凝土裂缝里钻出来,那一刻我突然明白,这游戏教给我的不是生存技巧,而是如何与崩溃共存——就像现实中的我们,在2022年春天学着接受永远等不到的快递,在2023年冬天习惯用酒精擦拭每个包裹。

想在核灾末世中存活?庇护所》的生存挑战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