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掌上电影世界,精彩剧集不间断,随时随地沉浸视听盛宴
- 问答
- 2025-10-11 14:24:16
- 1
哎,你说现在的人啊,等公交、排队、甚至吃饭的时候,手指头在屏幕上划拉几下,就能钻到另一个世界里去,这事儿放十年前,我肯定觉得是科幻片,家常便饭了,但有时候静下来想想,这事儿其实挺神奇的。
我有个特别深的印象,去年冬天,我坐地铁去看一个朋友,路上大概要四十多分钟,车厢里挤得像沙丁鱼罐头,我好不容易找了个角落靠住,戴上耳机,点开了一部之前没空看的悬疑短剧,前一秒还闻着旁边人羽绒服上的寒气,听着地铁轰隆隆的噪音,下一秒,我就跟着主角走进那个雨夜凶杀现场了,那种感觉特别分裂,身体被禁锢在现实世界狭小的空间里,但整个情绪和思绪已经完全被屏幕里的光影攥住了,到站的时候,剧情正卡在一个关键线索上,我甚至有点舍不得下车,就站在月台上,靠着柱子把最后几分钟看完,冷风吹得脸生疼,但心里却因为那个剧情反转而激动得发热,这种“随时随地”的沉浸,代价可能就是这种物理空间和精神世界的短暂割裂吧,有点奇怪,但又让人上瘾。
这种便利也改变了我看东西的习惯,以前追剧,得老老实实坐在电视机前,等着固定时间播出,错过了就是错过了,现在呢?完全是“我的地盘听我的”,比如看《漫长的季节》,我可不是一口气刷完的,我是拆开看的,像吃零食,午休时看一集,感受一下东北老工业区的苍凉;晚上睡前看半集,带着那种命运的唏嘘感入睡,这种碎片化的消化方式,让我对剧情的体会反而更深了,因为它不是一次性灌输给我,而是慢慢渗透到我的生活缝隙里,和我的日常情绪搅和在一起。
这种“掌上电影世界”也有让人烦心的地方,选择太多了,有时候反而是种负担,我能窝在沙发里,对着几个流媒体平台划拉一晚上,结果什么都没看进去,光顾着看海报和简介了,这种“选择悖论”真挺消耗人的,还有,因为太方便了,耐心好像也变差了,要是哪个剧前三分钟没抓住我,手指一动就划走了,想想以前租碟看片,再闷的片子也得硬着头皮看下去,因为就这一张碟,反而能品出点慢节奏的韵味来,现在这种“不耐烦”,不知道是进步还是退步。
说到沉浸感,手机这个小屏幕,最初我觉得肯定没法跟影院比,但后来我发现,沉浸感这东西,不全在于屏幕大小,更在于你是否能“进入”,有一次我在高铁上看一部讲美食的纪录片,镜头对准一块正在滋啦作响的牛排,拍得特别细腻,我戴着降噪耳机,能清晰地听到油脂迸溅的声音,那一刻,我好像真的闻到了肉香,完全忘了自己是在颠簸的车厢里,这种极致的专注,是设备赋予的,更是自己心境的投入,看完抬头那一刻的眩晕和落差感,也是这种“掌上盛宴”独有的后遗症。
吧,这个能揣在口袋里的视听世界,就像个潘多拉魔盒,它给了我们前所未有的自由和掌控感,让精彩真的可以不间断,但也悄悄改变了我们消费内容的方式和心态,有好有坏,它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东西,更像是一个和我们生活长在一起的、有生命的玩意儿,以后会变成啥样,谁也说不准,但至少现在,我是离不开它了,烦它,也爱它。
本文由封子昂于2025-10-11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pro.xlisi.cn/wenda/60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