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相机天梯排行榜:全面解析主流机型,助你精准选购最佳设备
- 问答
- 2025-10-11 00:09:46
- 2
哎,说到2021年的相机市场,现在回头看,真是个挺有意思的节点,那一年,芯片缺货缺得厉害,好多机型发布了你都不一定买得到,但各家又确实拿出了一些让人挠头纠结的东西,不像现在,大家好像都在卷视频功能,2021年那会儿,感觉是“全能水桶机”和“个性鲜明机”打架打得最凶的一年,你别指望我给出一个从1到10的死板排名,那不现实,咱们就聊聊几款让我自己都反复纠结过的机器,说说人话。
索尼A7M4:那个“啥都能干,但…”的优等生
这机器发布的时候,号称是“全画幅新基准”,我当时也跟风激动了一下,拿到手第一感觉是:嗯,索尼终于把那个反人类的菜单改得能用了,侧翻屏也加上了,手感扎实了不少,3300万像素,拍照足够清晰,裁切空间也大;视频给到了4K 60p(虽然有个1.5倍的裁切),色彩科学也比老机型顺眼多了。
但用久了,你就会发现它的“,那个4K 60p的裁切,对于用广角镜头拍vlog的人来说,就有点尴尬,画面一下子窄了好多,还有就是,它发热控制……不能说差,但在夏天长时间录制,心里还是会有点打鼓,它就像班上的学习委员,每门功课都是85分以上,非常可靠,但你很难对它产生那种“哇塞”的激情,如果你是个啥活都接的职业摄影师,求稳,选它准没错,但如果你是个追求极致乐趣的爱好者,可能会觉得它有点……闷。
佳能R6:热血沸腾的“性能小钢炮”
佳能R6,2021年绝对是话题中心,我当时借朋友的玩了两天,第一感受就是:这自动对焦,太TM猛了!追焦咬得那叫一个死,拍我家那只会突然发神经狂奔的狗,成功率飙升,连拍速度也快得吓人,机身防抖效果拔群,手持拍视频稳得像上了稳定器。
(又一个但是)它的2000万像素,在当时就被不少人念叨,你说够用吗?发朋友圈、网络传播,绝对够了,但如果你有大幅输出或者需要疯狂二次构图的癖好,就会觉得有点捉襟见肘,另外就是众所周知的过热问题,虽然后续固件有改善,但“可能会过热”这个念头,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在你想长时间录制重要会议或者活动时,会一直悬在心头,R6像个体育特长生,爆发力极强,在某些领域能给你带来无与伦比的爽快感,但你要接受它在“文化课”(比如高像素)上的一点小偏科。
尼康Z fc:为“颜值”买单,有错吗?
这台机器太特别了,在大家都在比拼参数的时候,尼康突然掏出来一个复古颜值爆表的Z fc,我当时看到真机,真的心动了一秒钟,那种经典的机械拨盘,复古的造型,拿在手里就不是工具,是个玩意儿。
可冷静下来一想,它用的传感器和Z50差不多,是一块APS-C画幅的底,性能嘛,中规中矩,肯定打不过前面两位全画幅大哥,你说它性价比高吗?单纯看参数,不高,但你买它,买的是一种感觉,一种带出门拍照的欲望,我有个朋友,之前相机吃灰多年,买了Z fc之后,就因为好看,天天愿意带出去,出片率反而高了,所以你说它该不该上榜单?当然该!它提醒我们,相机不只是参数堆砌,那种让你愿意拿起它、使用它的“愉悦感”,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价值,如果你是个纯实用主义者,可能就会觉得它“华而不实”了。
富士X-S10:APS-C画幅里的“宝藏机”
如果说Z fc是颜值担当,那X-S10就是APS-C画幅里的“性价比屠夫”,它身材小巧,却塞进了机身五轴防抖,这在当时同价位简直不敢想,富士经典的胶片模拟直出色彩,让不会后期的人也能拍出很有味道的照片,视频参数也给得挺大方。
它的问题可能是……长得太像传统单反了,少了点富士经典的复古味儿,但对于想实实在在拍照、又迷恋富士色彩的人来说,它几乎是2021年最香的选择之一,我用它拍过一些日常,那种直出色彩的便利性,真的能让你更专注于构图和内容本身,而不是纠结于电脑前的调色。
2021年怎么选?
回头看,2021年没有完美的相机,只有更适合你的相机。
- 你要干活、求稳,索尼A7M4是那个最不容易出错的选择。
- 你主要拍运动、娃、动物,追求极致的对焦和连拍,能接受像素不高和偶尔的过热风险,佳能R6能让你爽到。
- 你是个颜值控,拍照是为了乐趣和记录生活,尼康Z fc或富士的一些机型,可能会真正点燃你的创作热情。
- 你预算有限,但又想要全面的功能和出色的直出色彩,富士X-S10这样的APS-C机型绝对是宝藏。
现在2021年的机器很多都降价了,成了二手市场的香饽饽,其实选相机就像找对象,参数是媒人介绍的条件,但真正合不合适,还得亲手摸一摸,感受一下,看看它能不能激发你带它出去“约会”的冲动,别光看天梯榜上的数字,那份心动的感觉,才是最重要的。
本文由鄂羡丽于2025-10-11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pro.xlisi.cn/wenda/59892.html